13608068886

后教育裂变时代:浅析打卡等主流裂变玩法的裂变 - 活动策划 - 红星成都活动公司

时间:2020-03-26

前不久,微信处理裂变营销活动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事情是起因是源自微信重磅处理了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行为,点名批评了很多付费阅读打卡的产品。

这件事情迅速在运营圈引起发酵,并接连传递到裂变圈、营销圈、知识付费圈等行业,很多人人都在哀嚎裂变已死。

一些顶级自媒体号,各路大V们也纷纷在圈内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,整体的观点都是裂变已经过时了,以后大家要靠内容、靠服务、靠口碑、靠产品来获客等等。

裂变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,这还需要我们的的观察,也许对于教育培训、知识付费行业来说,可能裂变的模式走到了尽头,但对于教育行业来说,裂变的一些玩法依然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。

今天就来总结一下我们用过的那些电商裂变玩法,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思考。

一、裂变的由来及玩法

所谓的裂变,简单来说就是过去线下常用的老带新活动,这是一种最有效的获客形式,只是用了一种比较高大上的名词包装而已。在线上于是被称为裂变,也可以称之为病毒传播。

所以,裂变就是运营中很常见的获客工具玩法,是正常的运营流程中的一环,没有值得深度解析的。

目前常见的裂变玩法其实分为两种,分别是社交型裂变和物质型裂变。

1、内容型裂变。具体来说,这类裂变主要是以给予用户社交货币为主,用户分享完内容可以获得精神或者物质上的鼓励,并不考虑是否能够带来用户。这类玩法最常见的就是各类10W+爆文、抖音短视频等。

2、用户型裂变。这类裂变玩法很多人都见过,砍价、拼团等等都是这类玩法下面的,主要就是用户必须拉来用户才算完成了任务。在电商行业,用户型裂变也是做的最多的一类玩法。
二、内容型裂变玩法

内容型裂变既然做得是内容的分享,那么具体的分享形式就只有两种了:一个是强制转发,另一个是主动分享。

1、强制转发

强制转发的玩法,基本套路是以各类奖品为诱饵,用户必须分享成功后才能有机会获取这些诱饵。目前比较常见的玩法有打卡、社群裂变、小游戏复活闯关、转发抽奖等。

打卡:要求用户必须把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才算是完成打卡,具体套路就是坚持30天或者90天后,会返还学费或者给予其他等价值的奖品刺激。

社群裂变:用户进群后被强制分享,并且要截图发群审核,这类玩法一般是知识付费群体用的多。

复活闯关:这类玩法以小程序游戏居多,只需要把小程序分享到微信群即可获得复活机会,可以继续游戏。

转发抽奖:这种也比较常见,通常是分享某个具体获得到朋友圈或者社群,即可解锁某个功能或者参与抽奖。

强制转发目前微信严打的比较厉害,除了腾讯系自家的产品还能这么玩玩,其他的产品只要被举报,通常面临的结果就是封禁。

2、主动分享

主动分享是借助给予用户一定的社交货币情绪,推动用户情绪发展的社交裂变玩法。比如早期大行其道的各类测试H5,就是利用给予用户一定的心理预测结果,用户可以分享朋友圈已获得炫耀心理等精神享受。

主动传播常见的玩法,主要分以下五类:

挑战类:用户参加H5小游戏,完成一定的游戏任务可获得积分,玩的越久积分越高,排名越高,可获得的奖品也越高,而且部分H5还可以提供展示成绩的海报供其转发,属于荣誉驱动。

测试类:用户完成一些心理测试类题目,通过对于用户的行为、性格等的解读,生成用户的心理结果成绩图,这是目前H5应用比较多的玩法,但此类玩法对H5的文案以及设计要求较高。

DIY海报类:这是最近新出的一种玩法,最初是源自DIY工位的活动,用户可以自己调整工位、睡姿、着装等行为,满足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。其玩法早期在各类网游中较为常见,满足了用户DIY个性的需求。

图片合成类:这是利用人们的照片,实现各类场景的结合,例如满足自己的军装照、古风照、毕业照等等,主要是利用人们的炫耀心理作为驱动传播的玩法,典型案例是曾经刷屏的「军装照」活动。

盘点类:利用用户在某一产品的行为大数据生成的总结性产品玩法,属于基于个人荣誉驱动用户情感炫耀,比如每年支付宝的各类账单就是这种玩法。

内容型裂变玩法中,强制转发多是一些运营套路玩法,不论是打卡、社群裂变等,都是为了提升产品黏性及获客的方法。

自主分享多是通过内容进行传播,目前比较多的形式属于H5传播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DIY海报跟图片合成两大玩法异军突起,不少公司都针对这两个玩法做了一系列营销H5。

目前以红星成都活动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H5营销平台也针对这些玩法推出了对应的插件,可以直接生成这些营销H5活动,更加方便制作一款有传播力的营销H5。

而且红星成都活动公司平台还推出了DIY海报、图片合成、人脸融合等一系列目前比较高端的H5营销玩法插件,相较于花费高额预算外包给其他技术公司来设计这些H5,通过平台插件即可实现这类高端H5玩法,可以为公司省去大量人力物力。
三、用户型裂变玩法

用户型的玩法比较多,买一送一、收徒拉新、推荐有礼、砍价、拼团、送礼等等这些玩法都是用户型的玩法,为了方便定位,本人统一按复利式、众筹式、共享式这三种裂变方式来归纳整理。

1、复利式

复利式并不是金融领域常见的复利概念,而是参与裂变的双方互惠互利,都能得到一定的奖励。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你邀请朋友参与活动,你们之间可以相互各得福利。因此常见的形式一般有这些

赠一得一:邀请好友购买或直接送东西给好友,自己就能得到和好友相同的福利,比如瑞幸咖啡的送咖啡活动。

互惠裂变:这种形式一般都是二级分销模式,只要邀请的好友成功注册并互相绑定,好友产生的消费,双方均获得收益。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趣头条的拉新活动,目前很多社交产品借用的也是这种玩法。

优惠福利:这种形式一般以各种优惠券为主,用户参与活动即可获得随机的产品优惠券,用户可以下次消费的时候直接使用。

2、众筹式

众筹式指用户需要好友的帮助才能获取奖励,在好友帮助的过程中完成邀请裂变,大部分付费裂变玩法都在其中,比如拼团、分销、任务宝、砍价等。

拼团:需要一定数量好友参与才能获取奖品,是建立在熟人社交模式下的一种裂变玩法,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。

分销:知识付费、社交电商等最基础、最常用的玩法,用户只需要邀请好友购买产品即可获得收益,最多二级,典型案例是各类线上课程的分销课。

任务宝:用户邀请一定数量好友完成某一行为(如关注公众号、加个人号、付费等)即可获取奖励,是公众号增粉的基础手段之一,包括助力、集赞、投票等都是任务宝的分支玩法。

砍价:一种营销性质非常浓的裂变玩法,和优惠福利一样,都是抽奖逻辑,需要邀请好友以“砍价”形式揭开砍掉的价格。

集字:一种新颖的裂变营销玩法,邀请好友后可以获得翻卡集字的机会,春节期间各家app的集卡领红包活动让大家体验到了集字游戏的特殊魅力。

众筹式裂变包含了目前裂变相对主流的玩法,也是创意空间相对较大的,每一细分玩法可以相互组合,是多数裂变玩家的首选方向。

3、共享式

如果说众筹式的玩法核心是人人帮我,那么共享式则是我帮人人的核心玩法,这一类裂变并不多,主要是利用的是用户的奉献精神,而参与的对象一般也是针对用户的亲朋好友。因此驱动力是这三种里面最强的,常见的共享式玩法有如下几种:

主动推荐:用户购买产品后获得一些可用于分享给好友的权益、福利等、比如饿了么下单购物后,会有一定数量的优惠红包福利,好友领取会得到不同金额的优惠奖励。

权益共享:指用户的权益可以直接分享给亲友使用,比如瑞幸咖啡的咖啡红包等。

送给好友:用户主动买产品送给好友,这是最基础的利用「利他心理」的玩法,比较典型的是星巴克的「用星说」、樊登读书会的「送礼品卡」等。
四、裂变的未来趋势

虽然裂变玩法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每个玩法的形式多样且创意满满,但不同的裂变玩法对于用户的体验及产品品牌会有不同的影响。

因此当我们选择裂变的时候,必须要考虑到产品和用户能否承受裂变带来的一些负面效果,如果风险把控不好的话,那么只有放弃才是最合适的选择。

那么未来裂变究竟会何去何从,从微信对于打卡的处罚中,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有这么几点态度:

1、裂变玩法会继续存在并发展,但野蛮增长的裂变时代已经结束,未来裂变玩法将会和一些新的获客玩法一起形成组合打法,从而满足企业繁多的增长需求;

2、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,内容型裂变会逐渐减少,用户型裂变会越来越被频繁使用,并且会诞生一些创新玩法;

3、流量的获取会越来越难,因此基于社群的裂变会再次崛起,个人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,主要作为裂变载体而用,私域流量会成为未来几年的重点;

4、基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口碑裂变,会重新或更加被重视起来,尤其是教育行业,如何更好地激发老用户带新用户,将成为获客研究重点;

5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较好服务的基础上,社群和个人号的精细化运营,将为裂变赋能。

以上就是对裂变的盘点总结和趋势分析,无论对微信还是利用微信红利谋发展的我们,都应该将用户体验和价值放在第一位,这是商业的本质,也是增长的前提,相信无人反对。


红星成都活动公司(https://www.i-d.cn/),一款助您大幅降低开发与运营成本,实现场景化、精细化、数据化、自动化的专业H5游戏活动营销工具,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互动营销小游戏,实现快速引流拉新、留存、促活,提升用户转化的活动营销工具。应用场景支持:APP应用+H5+小程序+微信公众号。
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请注明来意】
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1599号(天府三街与南华路交汇处)

活动策划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