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20日11时,手机人民网联合腾讯看点推出“做碗温暖的面”H5,邀请全国人民一起接力制作“热干面”为武汉加油!据人民网统计,截至3月24日12时,H5点击量为5300万,参与人次3142万,总共做了253,175,716碗热干面。
很不巧,我是前天才看到这条H5,并体验了一把制作热干面,但是我却没有动力把这颗爱心传递下去。其他人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后感受,以致于这条H5没能在微信朋友圈掀起大声浪?
福格(Fogg)行为模型
先从动机说起,热干面H5最后一步设计的目的是刺激用户转发,满足用户“家国情怀”和“优越感”的动机。这点没有异议,是我想要的。
在能力方面,个人偏爱于过程简单更容易完成的操作,否则我只好放弃,表示没能力、做不到。热干面H5就是在这点让我大失所望:我最先试了普遍都会用的转发方式:点击微信右上角的分享键,转发的标题却没能体现我想表达“为武汉接力”、“不服来战”的内涵。
我也试过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上,然后打开手机相册里再发到朋友圈上,整个过程至少需要6步才能完成,这样的操作难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。这种情况与之对应的是福格行为模型图像中的第①点。所以,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有转发这条热干面H5。
人民网宣传热干面H5
在保留原有立意(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增强用户的优越感),即用户动机不变的情况下,我最先想到的是简化转发的操作步骤,即使不用保存H5场景中的页面图片,也能一键分享到朋友圈。受微信平台技术限制,经网上求助和多次尝试未果,认为简化步骤这条路行不通。
于是,我又考虑让用户直接点击微信右上角分享H5链接,但是H5的分享标题是经过自定义修改后——通过抓取分享者的数据信息,然后输出到H5标题里,让用户好友看到后能有兴趣加入到“家国情怀”和“优越感”表达中来。
做法很简单:利用某秀平台的设置微信分享时样式自定义功能,预先编辑好了标题的固定模板即可。从试验效果来看,这一补救做法给用户的体验感更强。
优化热干面H5标题的技术参考
如前文所述,H5转发的难度降低了,动机和能力已达到绝大部分用户的要求,还差一个“催化剂”,这条热干面H5就算完美了。
关于这条H5“催化剂”的构思,我是借鉴了《啥是佩奇》电影广告片的营销思路:
《啥是佩奇》电影广告片
附着力是指更容易被其他人理解、接受、记住和分享的,在时空上与受众有关的,对他们有用的特征。《啥是佩奇》电影广告片是以“爷爷与孙子的认知差异、农村与城市的文化隔阂”作为片子的包装亮点,让故事通俗易懂,引得众人皆笑,构筑了这条广告片的附着力。
环境威力就是阿基米德说的那个“撬动地球的支点”,利用这个支点只要做出小小的动作,就能力顶千钧带来排山倒海的效果。
《啥是佩奇》电影广告片就是选在猪年春节前的一个节点上播放,大环境里几乎所有中国人对回家团圆、尊老爱幼、感恩父母的话题尤为敏感,只要信息触碰到一丝心理防线,他们都会心潮起伏思绪万千。
关键人物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人,这些人在社会中主要扮演联络员、内行人和推销员三种角色。一条具有附着力的信息是由联络员在个人社交圈里相互传送,后经内行人专业确认后被分享到外部,推销员第一时间得知后,立即将它散布到更大的社交网络。
《啥是佩奇》电影广告片就是得到王思聪这种超高人气的联络员兼推销员的力挺,一下子引爆全网引来大批粉丝前来围观。
以“为武汉接力我尽全力”为包装亮点,构筑心系灾区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产品附着力,然后在武汉解封的当天(4月8日),趁着全国人民情绪高涨的时候,由人民网发起“做好热干面迎接武汉人民”的号召,并联络各地新闻网一起推出这条优化后的热干面H5。
一条H5要想让用户转发至朋友圈刷屏,不仅先要满足用户的动机和能力要求,还得设计相应的触发条件。触发条件主要包括火种、催化剂和信号三种临界状态,其中催化剂在实际活动中使用频率和时效性会高一些,而催化剂的制作过程又极为复杂,需要对信息进行包装亮点构筑产品附着力,然后审时度势发挥环境威力,最后利用关键人物证言散布消息。
红星成都活动公司致力于企业移动营销,帮助B端用户解决办活动难,活动推广难问题,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活动营销模板 助力企业用户迅速创建活动,推广活动提升用户量,打开全网营销渠道!更多营销活动模板请登录红星成都活动公司官网https://www.i-d.cn/home/index。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请注明来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1599号(天府三街与南华路交汇处)